2021/3/8 13:11:18
2021年3月5日,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。
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有什么關于環保的亮點呢?本文略作整理:
報告指出,2020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超過2.6萬億元,支持銀行定向增加貸款并降低利率水平,對中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,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50%以上,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.5萬億元。
三大攻堅戰主要目標如期完成,其中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,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。長江、黃河、海岸帶等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深入實施,生態建設得到加強。
報告還介紹,2020年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9件,制定修訂行政法規37部,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,平安中國建設取得新成效,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卓有成效。過去5年,我國污染防治力度加大,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,生態環境明顯改善,教育、衛生、文化等領域發展取得新成就。
報告也指出,目前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也不少,包括生態環保任重道遠,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等。
國務院編制了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(草案)》,全文提交大會審查,包括9個方面的內容:
1、著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
2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,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
3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,構建新發展格局
4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。包括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,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、黑土地保護工程。
5、優化區域經濟布局,促進區域協調發展。包括扎實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、長江經濟帶發展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,高標準、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。
6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,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
7、推動綠色發展,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。
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加強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,加快推進重要生態屏障建設,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,森林覆蓋率達到24.1%。持續改善環境質量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氣和城市黑臭水體。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。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,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.5%、18%。
8、持續增進民生福祉,扎實推動共同富裕
9、統籌發展和安全,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
報告稱,2021年生態環境的主要預期目標是: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,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%左右,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。
政府報告還指出,2021年:
中央本級支出繼續安排負增長,進一步大幅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,對地方一般性轉移支付增長7.8%、增幅明顯高于去年,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、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等增幅均超過10%。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并擴大范圍,將2.8萬億元中央財政資金納入直達機制、規模明顯大于去年,為市縣基層惠企利民提供更加及時有力的財力支持。
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.65萬億元,優先支持在建工程,合理擴大使用范圍。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6100億元。繼續支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工程,推進“兩新一重”建設,實施一批交通、能源、水利等重大工程項目,建設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,發展現代物流體系。
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到100萬元的部分,在現行優惠政策基礎上,再減半征收所得稅。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,加大再貸款再貼現支持普惠金融力度。延長小微企業融資擔保降費獎補政策,完善貸款風險分擔補償機制。
引導銀行擴大信用貸款、持續增加首貸戶,推廣隨借隨還貸款,使資金更多流向科技創新、綠色發展,更多流向小微企業、個體工商戶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。大型商業銀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增長30%以上。適當降低小微企業支付手續費。
在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,充分挖掘國內市場潛力方面,報告提出,增加停車場、充電樁、換電站等設施,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。
在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,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方面,報告提出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,持續改善環境質量。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,鞏固藍天、碧水、凈土保衛戰成果,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:
1、繼續加大生態環境治理力度
強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和聯防聯控,加強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控制,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%。
整治入河入海排污口和城市黑臭水體,提高城鎮生活污水收集和園區工業廢水處置能力,嚴格土壤污染源頭防控,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。
繼續嚴禁洋垃圾入境。
有序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。
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。
加強危險廢物醫療廢物收集處理。
研究制定生態保護補償條例。
落實長江十年禁漁,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,持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,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,讓我們生活的家園擁有更多碧水藍天。
2、扎實做好碳達峰、碳中和各項工作
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。
優化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。
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,大力發展新能源,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。
擴大環境保護、節能節水等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范圍,促進新型節能環保技術、裝備和產品研發應用,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。
加快建設全國用能權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,完善能源消費雙控制度。
實施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專項政策,設立碳減排支持工具。
來源:環保在線
碧水藍天環保平臺打造工業環保綜合服務平臺,為工業園區提供一站式環保綜合解決方案。50人環保專家咨詢團隊,200個環保實操項目經驗,有工業環保問題請隨時發到“環保工匠”小程序,快速提交,5分鐘響應!
服務官網:www.ydjinfeng.com
咨詢熱線:010-65861787 18516975349
內容聲明:信息來源于網絡分享,僅供學習,版權歸文章來源方,并不代表本平臺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若有問題請聯系刪除。